炎炎夏日,为加强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工作,现就2025年暑假期间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醒如下。
一、持续关注已报送学生心理状态,防范危机事件
暑假期间,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状况:期末有多门课程考试不及格;近期休学、留级或受到处分;离开学校环境后,规律作息被打破导致空虚、焦虑;家庭关系复杂或亲子关系紧张;学生已患有精神障碍、身体疾病;曾出现过自杀、自残未遂行为。
对于此类学生,要密切保持关注联系,了解学生情绪、行为等心理状态,防范极端行为发生。建议:1.积极关注学生朋友圈、抖音、小红书等社交媒体,掌握学生动态;2.通过网络、电话等形式进行至少一次心理邀谈并做好记录;3.若发现涉及危机苗头线索,要立刻与家长联系,同时上报学院心理危机包保工作小组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;4.告知学生心理援助热线(如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援助热线:5677680;全国心理援助热线:12356)。
二、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沟通,做好家校协作
提醒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家长,暑假期间关注子女的情绪状态,注意子女的定期复诊和规范药物治疗,加强日常行为引导与监控,警惕子女的危机行为,做好防护工作。建议辅导员在暑假开始一周后,通过网络、电话等多种途径,与家长进行一次沟通。沟通前建议辅导员提前在纸上列好提纲,提醒家长尽量避免诱发负性情绪的事件。如有家访,请各学院做好家访记录表,开学前一周报送。
三、工作报送
1.《家校沟通记录表》和沟通的联系记录请上传至学工系统心理邀谈模块,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定期检查。
2.电子版材料每月28号前正常报送,纸质版材料开学后一周内报送。